发新帖

徐实:香港文化为何式微?

三思    管理员  2017-2-1

版权归属原作者,转载请注明来源>三思岛 SSSdao.com
www.sssdao.com/?thread-284.htm
一切事物都有产生、发展和衰亡的过程。香港文化在大陆的影响力,与巅峰时期相比已衰退得一塌糊涂。简单回顾一下香港文化在大陆的历史,30年的变迁如大浪淘沙,使人不由得心生许多感慨。

2016年的前8个月,香港零售额总体同比下跌10.2%,可谓损失惨重【1】。不过这真赖不着别人,某些香港人前几年“占中”和排斥大陆游客的时候想什么来着?不喜欢大陆人?咱不来还不行吗?当然,卖不动的不光是零售产品,还有文化产品。香港文化产品在大陆的处境也不妙,可谓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。一抹余晖只怕撑不了多久了。

一切事物都有产生、发展和衰亡的过程。香港文化在大陆的影响力,与巅峰时期相比已衰退得一塌糊涂。简单回顾一下香港文化在大陆的历史,30年的变迁如大浪淘沙,使人不由得心生许多感慨。

昨日的辉煌,今日的落寞

香港文化对大陆的渗透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。电视剧《霍元甲》和《上海滩》的播出,属于当时的标志性事件。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,香港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,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、香港回归前后达到巅峰。香港艺人在那个时代独领风骚,风头几乎完全盖过大陆艺人。

著名的Beyond乐队。在20世纪90年代,香港艺人的头型和服饰,曾是大陆年轻人纷纷模仿的对象

在那个时代,香港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,粤语歌放遍了国内的大街小巷。Beyond乐队、四大天王等乐坛明星属于家喻户晓的人物。哪怕是在与粤语完全不搭界的北方城市里,许多中学生也将唱粤语歌当作一种时尚,抱着随身听哼唧着自己都听不懂的玩意。甚至磁带插页上香港艺人的发型,都成为许多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。也许在90后、00后这些“后来人”看来,那些做法简直“土得掉渣”、“俗不可耐”,但这却是真实的历史。

在那个时代,香港电影红遍大江南北。《倩女幽魂》、《新龙门客栈》、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以及成龙系列功夫片,代表着香港电影影响力的巅峰。城市里长大的80后,对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多少有些印象。许多香港电影当时并没有获得广电部的发行许可,因为其思想内涵确实不适合公开发行(比如吴宇森的“暴力美学”系列电影,周润发饰演的男主角杀人如麻,一场戏打死上百人)。可这并不能阻挡当年许多年轻人对香港电影的爱好,于是地下播放催生了一种叫做“录像厅”的事物。以致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,绝不允许中小学生不许进入“录像厅”观看充斥着血腥和香艳场面的香港电影。

在那个时代,香港电视剧被接受的程度甚至比香港电影更高。《上海滩》就不多说了,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不知成为多少少女的梦中情人,港版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天龙八部》、《鹿鼎记》等武侠题材电视剧都沾了金庸的光,成为许多70后、80后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痕迹。《大时代》等现代题材电视剧,也曾在许多地方电视台播出,成为人们了解香港的一扇窗口。

相比20多年前的盛况,香港文化的影响力衰退了不止一点半点。

先看乐坛。从国内各大音乐网站的歌曲下载排行中,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,粤语歌已经被挤出了流行乐坛的中心地带。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摇头晃脑哼唧粤语歌,90后、00后追捧的大多是许嵩之类的大陆本土歌手。2001年前后成名的容祖儿和Twins,几乎是最后一批在大陆享有普遍知名度的香港歌手。在她们之后出道的香港歌手,你能想起来几个?

再说影坛。在2015和2016年度的中国电影票房排名是现状的最好说明:能和香港挂上钩的电影,如《美人鱼》,其实都是香港和大陆合拍的。没有大陆方面参与的香港本土电影则很难打开市场。黑帮江湖、警匪混战等香港本土题材的电影,票房已经吃不开了。1999年凭借《喜剧之王》成名的张柏芝,恐怕也属于最后一批在大陆享有普遍知名度的香港影星。在她之后出道的香港影星,你能想起来几个?

香港电视剧在大陆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。最后一部在大陆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电视剧可能是2001年TVB的《寻秦记》。此后的香港电视剧,你能想起来几部?

经济基础决定文化传播的能力

香港文化影响力衰退的决定性因素,其实是大陆和香港经济实力对比的根本性变化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文化也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。说得俗一点,生产文化产品需要投资,打造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同样需要投资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谁的投资能力强,谁就有能力生产和传播更多的文化产品。

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的确算不上富裕,绝大多数投资都集中于工农业生产,用于直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。当时文化领域的投资很少,导致电影和电视剧的产量很低。即使当时演员数量不多,仍有许多演员需要等戏拍。1982年版的电视剧《西游记》就曾遭遇严重的经费不足,虽然导演杨洁非常俭省,央视的300万经费也只拍了15集。幸好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慷慨解囊,借给剧组300万元,剧组才勉强拍完25集,其他的情节只能忍痛割爱。由于投资不足,1995年全国电影产量不足100部,票房跌破10亿元【2】。而小小一个香港,1995年的电影产量竟达154部【3】。从文化产品的产量上来说,几乎做到了“以一隅抵一国”。

当时大陆文化产品的质量不见得差,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三国演义》这些电视剧,都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香港的文化产品形成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。群众对于文化产品的“喜新厌旧”,实乃人之常情——再好的作品也经不住天天看,传统戏曲的衰落正是因为如此。当大陆文化产品的产量不足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时,香港文化必然渗透进来填补需求的缺口。打打杀杀的香港电影,对“录像厅”里那些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而言倒是颇对胃口。

在文化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上,当时的香港远远领先于大陆。在香港,通过个人演唱会凝聚人气、打造IP的商业行为,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司空见惯;而在大陆,个人演唱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普及。如果按照专辑销量对华语歌手进行排名,香港歌手会占据2/3以上的名额,这还不算当年在大陆随处可见的盗版磁带。可以说,正是香港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其文化产业的地位。

三十年河东 三十年河西

在一代人的时光里,中国经济的体量和质量都出现了飞跃。1997年香港GDP占大陆经济规模的18%以上,这个数字现在已经下降至3%。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,使得大陆文化产业已不再存在资本稀缺的状况,大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都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,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盖过了香港文化产品。

先说数量。2015年,大陆故事影片产量达到686部【4】,而香港电影产量已萎缩到59部【5】,还不到大陆一个零头。许多香港电影人都跑到大陆来拍片,毕竟没人跟钱有仇。香港的电视剧原先基本是TVB和亚视两家电视台自产自销,2016年亚视停播后只剩个TVB,撑死一年自产30部连续剧。而2015年大陆电视剧产量达到了395部,集数为1.65万集【6】——而且这还只是广电总局批准发行的数量,没获批的压箱底作品比这个数还多。大陆影视产品的巨大数量足以形成碾压的态势,而且具有语言和题材的天然优势,以致大家现在都顾不过来看香港的影视作品。

再说质量。很多80后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: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看一些香港影视作品,觉得“很过瘾”;现在重温一下却感到“惨不忍睹”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?因为人的文化品位一旦上去了就下不来。当年坐下来看香港影视作品,实属饥不择食——哪怕布景很粗糙、道具很搞笑、剧情不咋地,也还能凑合着解闷。近年来,得益于投资的增加,大陆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水平突飞猛进,外景和道具更是远远超过了香港影视作品,大陆演员演技的平均水平至少不低于香港演员。可以说,大陆影视作品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明显的进步,直接推高了观众的文化品位;而香港影视作品却在原地踏步。

看过《汉武大帝》、《琅琊榜》这些真正制作精良的古装剧,你会觉得近年来的香港古装剧都是渣——剧中人物无论身处汉朝、宋朝、明朝,装束竟然都差不多,这不搞笑吗?现如今,90后才是观影主力军,他们的口味刁得很。吴宇森那种剧情简单、打打杀杀的“暴力美学”电影,哪怕是倒找钱,他们都不一定愿意去看。

说完作品,咱们再来说说人。香港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:“红过了九龙,就可以红遍亚洲。”这其实是20世纪80-90年代香港“造星运动”的真实写照。之所以称其为“造星运动”,是因为某些艺人的水平并不见得有多高,主要依靠经济公司的包装和营销来出名。典型的例子就是Twins组合——这俩人的相貌和身材都很一般,“硬件”条件并不出众;她们在“软件”方面同样乏善可陈,在声乐和表演方面没受过多少专业训练。客观地说,她们的唱功只能支撑音域窄、曲调简单的“口水歌”,跟王菲等专业人士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;至于演技,科班出身的黄渤甩她们几条街,跑龙套起家的王宝强照样把她们爆成渣。

回过头来想想看,为什么Twins这样的艺人当年也能红?说穿了,她们只是恰好成为了“风口上的猪”——只要艺人在大众媒体上有较高的上镜率,使得较大基数的观众认识他们,按照概率总会有一部分观众成为他们的粉丝。在大陆文化产业尚不发达之时,英皇娱乐等经纪公司通过包装和营销,很容易就能达到这种目的。

来源:四月网 12 更多内容请访问>三思岛 SSSdao.com
赞赏支持
收藏
把本文分享给他人
最新回复 (0)
  游客    登录
1
返回